Error loading page.
Try refreshing the page. If that doesn't work, there may be a network issue, and you can use our self test page to see what's preventing the page from loading.
Learn more about possible network issues or contact support for more help.

王貽蓀、杜潤枰戰時情書與家信(一)

ebook
1 of 1 copy available
1 of 1 copy available

原汁原味、一字未改的抗戰情話!

八年抗戰時期,國難當頭,許多人秉持著救國第一、兒女私情第二的愛國想法,但廣大單身兒女們,依然對愛情、對婚姻有著無限憧憬。

當時大量青年由各地湧入四川、貴州與昆明等大後方,他們脫離原生家庭與故鄉的連結,甚至也與原本的婚約對象分離兩地。加上自由戀愛之風興起,新物件或透過親友介紹,或由工作場合認識覓得,大膽者還會直接登報徵婚,期望能覓得如意的人生伴侶。

關於王貽蓀與杜潤枰

本書收錄江蘇省江陰縣祝塘鎮王、杜兩個家族成員抗戰期間來往的書信,其中大半是王貽蓀與杜潤枰兩人的情書。當時王貽蓀住重慶,杜潤枰住貴陽,兩人雖是同鄉,卻素不相識,直到1944年始由杜潤枰之兄牽線,藉由通信認識,進而滋生愛苗,至1945年抗戰勝利後的中秋節正式結婚。算算兩人由相識到結婚的二十個月中,實際會面相處僅有一周,其餘時間都是透過魚雁往返發展感情。信中不乏令人臉紅的熱情詞語,烈火般的情感,今日讀來仍熾熱地燃燒,完全顛覆我們對老一輩情感含蓄的刻板印象。

除了濃烈的情意外......

信中還可見到戰時小民們的日常生活。雖然物質不充裕,日子還是得過,吃什麼?怎麼穿?住在哪兒?平常有什麼娛樂?例如衣服,由於布料的價格波動過大,再加上為了省工費,許多日常穿著及用品都需由自己親手縫製。甚至枕頭、被套等,自製都比購買成品來得經濟實惠。然而這些日用品也會成為小偷竊賊下手的目標,足以想見當時的艱困生活。

所以我說,那個家書呢?

後續的家信部分包括同在後方的親友通信,以及後方與日本控制下的淪陷區間來往的信件。雖然一東一西已由不同政權統治,但雙方依舊來往,音信走得稍慢,卻不若鐵幕般一隻麻雀也飛不出。由於當時雙方是交戰狀態,都設有信件檢查機制,信裡只能漫談無關政治、軍事的安全話題,雖然無法暢所欲言,內容依舊勾勒出當時的社會景象,以及每個成員的人生故事。

戰火中數百封情書與家信,熊熊的戀情與真摯的家庭關愛,躍然紙上,道盡了離亂中人生的至性、至情。也讓我們多少看清了一點隱藏在兵燹後方,那模糊而巨大的「民眾」圖像。

Formats

  • OverDrive Read
  • EPUB ebook

subjects

Languages

  • Chinese

Loading